• <dd id="koiov"></dd>
    <rp id="koiov"><acronym id="koiov"><input id="koiov"></input></acronym></rp>
  • <button id="koiov"></button>
    <th id="koiov"></th>

    <button id="koiov"><acronym id="koiov"><input id="koiov"></input></acronym></button>
    <em id="koiov"></em>
  • 網站標志
    新聞搜索
    廣西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作者:管理員    發布于:2016-12-28 17:15:36    文字:【】【】【


    廣西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推進綠色制造,構建廣西綠色制造體系,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586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統籌推進全區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作,以冶金、有色、建材、汽車、機械、制糖、林板、輕工等行業、纖維板產品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到2020年,初步建成完善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3家綠色園區和30家綠色工廠,開發5種綠色產品,創建1條綠色供應鏈,建立滿足我區綠色發展需要的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專業化綠色制造服務機構,實現對工業綠色發展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實施內容

        (一)組織綠色制造試點示范

        1.創建綠色工廠。重點在冶金、有色、建材、汽車、機械、制糖、林板、輕工等行業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通過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建設改造廠房,預留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所和設計負荷,合理布局廠區內能量流、物質流路徑,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設備,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實現工廠的綠色發展。

        2.創建綠色產品。重點在纖維板產品、啤酒、變壓器產品領域,積極開展綠色設計示范試點,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產品對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選擇量大面廣、與消費者緊密相關、條件成熟的產品,應用產品輕量化、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綠色設計共性技術,采用高性能、輕量化、綠色環保的新材料,開發具有無害化、節能、環保、高可靠性、長壽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綠色產品。

        3.創建綠色園區。在桂林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來賓市河南工業園等重點園區,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化利用水平,推動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在園區層級加強余熱余壓廢熱資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資源循環利用,建設園區智能微電網,促進園區內企業廢物資源交換利用,補全完善園區內產業的綠色鏈條,推進園區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園區內企業開發綠色產品、主導產業創建綠色工廠,龍頭企業建設綠色供應鏈,實現園區整體的綠色發展。

        4.創建綠色供應鏈。依托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龍頭企業,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調與協作,發揮核心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確立企業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戰略,實施綠色伙伴式供應商管理,優先納入綠色工廠為合格供應商和采購綠色產品,強化綠色生產,建設綠色回收體系,搭建供應鏈綠色信息管理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二)落實節能與綠色制造標準

        積極宣貫《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標準,督促試點企業落實標準相關內容;鼓勵各地圍繞節能節水、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研究制定地方性、團體性標準,構建綠色制造標準體系。

        (三)加強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整合區域服務資源,培育一批本地化提供綠色制造咨詢、評價、培訓等服務的第三方機構,為企業、園區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依托現有網站平臺基礎,構建自治區綠色制造服務平臺,提供標準交流、政策法規宣貫、信息交流傳遞、示范案例宣傳等服務。

        三、實施步驟

        (一)制定實施方案

        各市根據本地區產業基礎和特點、發展規劃等實際情況,于2016年12月底前制定出臺本地區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區域內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重點行業、重點方向,結合創建目標,提出開展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創建的重點任務、建設內容、具體路徑等,并報我委(節能與循環經濟處)。

        (二)完善指標體系

        2017年3月,自治區發布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示范申請指南,明確我區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及評分標準。同時,組織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培訓班,指導各市及企業、園區組織申報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示范。

        (三)評價創建效果

        滿足申請條件的企業、園區按照綠色制造體系的相關標準開展創建工作并進行自我評價。企業、園區達到綠色工廠、產品、園區、供應鏈標準時,委托第三方評價機構按相應的評價標準開展現場評價,評價合格的后形成綠色制造體系示范的總結報告。

        (四)地方評估確認

        各市負責組織對企業、園區報送的總結報告進行評估確認,評估工作對照各市制定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的有關要求,重點關注綠色制造標準指標的完成情況、評價機構編寫的評價報告等內容。具體評估要求和程序由各市結合本地情況在實施方案中提出。

        (五)確定示范名單

        各市每年10月底前向我委推薦評估合格的綠色產品、工廠、園區、供應鏈管理企業示范名單,并提交相關材料。我委將通過組織專家論證、公示、現場抽查等環節確定是否列入自治區級示范,并將符合國家級的名單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六)加強監督管理

        自治區將創建綠色制造示范工作納入年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考核指標體系,推進綠色制造建設。同時,定期在公共服務平臺及門委網站公布列入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園區的綠色制造水平指標及先進經驗等信息。

        四、管理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各市要按照國家及自治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提高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對推動工業綠色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了解和掌握本地重點培育的企業、產品和園區的基本情況,積極指導和推動企業、園區按照相關要求制定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方案,充分利用科研機構、行業協會,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力量,支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組織和指導滿足申請條件的企業和園區,按照國家評價標準和評價創建效果的要求開展評價和申報工作。

        (二)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

        自治區充分利用節能專項、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等渠道,重點扶持區內企業、園區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優先推薦列入綠色制造示范名單的企業、園區申請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綠色信貸等相關資金支持;同時各地要積極爭取協調地方配套資金,將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項目列入現有財政資金支持重點,對獲得認定的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并在政府采購上給予優先待遇。

        (三)加強基礎能力建設

        完善企業、園區綠色制造體系相關數據的統計和核算制度,逐步建立自治區綠色制造體系評價數據庫,準確反映我區綠色發展水平。加強綠色制造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培育若干家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創新企業,成立綠色制造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新聯盟,加快智能化、數字化先進工藝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發布綠色制造示范典型案例,定期組織對企業、園區進行診斷和培訓。

        (四)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綠色制造在線服務平臺、政務信息報送等形式,加大對綠色制造體系示范的宣傳力度和輿論監督,推動綠色消費,引導政府和普通消費者優先采購先進綠色企業產品,形成關心、了解和支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良好環境和輿論氛圍。

    腳注信息
    版權所有 南寧鼎冠企業管理咨詢公司           備案號 桂ICP備13004179號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